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家电消费的决策者,她们的选择不仅影响家居生活质量、健康状况和幸福指数等,也对产品研发方向和市场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家电消费边界逐渐模糊,呈现双重属性的产品更受消费者欢迎。 “家电消费‘中性化’趋势,是产品与市场两个变化同时造成的。”马旗戟表示,从产品来看,除去极为传统的大家电外,针对细分需求、个性偏好、特定场景、精准群体和跨性别功效的产品越来越丰富,导致家电产品从典型的规模数量增长向范围品种增加转变。同时,以往家电消费中技术、功能、指标的受重视程度也逐步让位于消费过程中的品质、风格、体验和服务,这些都让曾经所谓的男性优势逐步消解。“女性向男性对家电产品的功效功用理解水平看齐,男性向女性对家电产品的审美与多样性的追求学习,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双方趋同性越来越接近。”马旗戟说。 大数据支撑产品供给优化 GfK中怡康厨小事业部总经理施婷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更多元的生活方式和家电使用新需求的出现,正加速推动家电行业的产品和技术创新。电商行业和企业更加重视细分人群、细分场景及细分文化,电商平台利用行业多年的积累沉淀,对消费脉搏的精准把控,通过C2M等模式连接产销两端,实现各环节资源的合理利用及效率提升,与企业合力加速推动趋势品类家电进入每个家庭,并且依托物流、仓储、全渠道优势,为不同线级的消费者带去同样品质的产品与服务。 近年来,电商平台普遍发展C2M反向定制。比如,飞利浦联手京东家电全场景、全渠道进行深入布局,针对中国男士理容需求进行分析与挖掘,联手打造亲肤电须刀,相关产品在京东家电首发即打破飞利浦线上单日单型号销售纪录。 魏翔认为,如今,企业对消费环境的监测需要越来越细化、越有深度。以前对消费者的研究多是按人口统计特征来进行粗线条的消费行为进行研究,如老人和儿童、男性和女性的差异,不同年龄层次分布及地域分布造成的差异等。但是,近20年来,欧美等国家已经越来越注重对精细消费环境的分析,比如从人的性格角度,以及职业习惯来划分消费人群。作为连接生产端和消费端的桥梁,电商平台大数据可以为产品供给优化提供有力支撑。
|
GMT+8, 2023-12-8 05:18 , Processed in 0.02241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