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飞月 摄影)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石飞月 阳泉报道 “前三天放券挺多,今天已经是最后一天了,您抢到了吗?”国庆假期期间,山西阳泉一家家电卖场里,店员一边展示产品,一边不忘提醒《华夏时报》记者。可当记者跟随店员提示打开“云闪付”App,却发现自己扑空了——当日券已抢光。 眼下,第四批“国补”资金已下达,也意味着2025年度家电补贴接近尾声。随着双节假期到来,以及消费者“一券难求”的境况,一些线下卖场和厂家开始自掏腰包加码优惠。业内人士指出,从长远看,企业必须靠自身竞争力站稳市场,而不能一直指望政府补贴。 大促提前上线 与往年国庆假期一样,家电卖场再度点燃金秋促销战。 记者走进当地一家名为桂苑家电的卖场,一进门就看到店员在架着手机直播带货,而他身后是堆满了各种各样礼品的直播间背景。一名店员介绍道,卖场正在进行大促活动,消费者消费到一定数额能够获赠相应的礼品,比如满15999元卖场会赠送一台微波炉,满39999元则送一台蒸烤一体机。 除了礼品攻势,今年家电卖场的价格优惠也颇具吸引力。在当地一家苏宁易购的店里,店员向记者推荐了一款75英寸的海信彩电,到手价只要2999元;而在桂苑家电,一台原价3999元、超过500升的双开门冰箱,到手价只要1888元。越来越多家电的价格正在突破下限。 苏宁易购方面就此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作为家电3C消费主阵地,为了让消费者从容选择换新时机,提前享受优惠,该公司首次将“双11”提前至国庆档,并于9月30日启动“家电普惠日”,全国万店不打烊、开启“闪购48小时”专场,加码家电“超级补”让利,9月26日,苏宁易购还上线了“真惠补”专区产品预约通道,以新底价激发新增量。 然而,大促带来的市场效应,或许没有那么乐观。记者走访家电卖场的时间为下午三四点钟,应该是人流量较高的时候,但多家家电卖场的顾客明显还没有店员多。奥维云网此前也曾预测,2025年国庆假期与“双11”两大核心促销周期的市场整体表现,预计将很难超越去年同期。 不过,家电卖场给出的回应仍然是积极的。一名店员称:“上午人挺多的,下午人流量暂时还没上来,可能在家睡午觉。”苏宁易购官方也提供了一组乐观的数据:9月30日至10月1日,苏宁易购全国门店客流同比增长46%,Max、Pro大店销售同比增长152%,上海、北京、成都、无锡、南通成最热消费城市。 《华夏时报》记者试图从家电厂商那里了解假期期间的销售情况,同时采访了老板电器(19.080, 0.00, 0.00%)、四川长虹(10.710, 0.24, 2.29%)、华帝股份(6.220, -0.01, -0.16%)等厂商,但截至发稿未收到相关数据。 国补一券难求 对销量不及去年的预期,以及家电卖场提前启动“双11”大促的动作,其实也可以看作今年国补接近尾声的连带效应。 去年下半年开始,购买家电最离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国补。9月30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公告称,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会同财政部向地方下达了今年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至此,全年3000亿元中央资金已全部下达。 但记者在向卖场咨询相关事宜时发现,消费券已经不像上半年一样可以随时领了,消费者需要每天守着固定时间在“云闪付”App上抢。 桂苑家电一些家电品牌的销售表示现在抢到券的几率很小,“抢到当然最好,可以直接享受补贴,抢不到就按优惠价结算”,还有些家电品牌的销售称可以直接按照券后价格结算,有券最好,没券厂商会补贴这部分。 而在当地的一家苏宁易购,店员称产品的到手价就是券后价,即便消费者自己抢不到国补消费券,门店也会按照这个价格出售。“优惠的那一部分,我们(店员)会帮着抢券,抢到就可以抵消,抢不到门店就自己贴钱,过节嘛!” “最近消费券都不太好抢,前段时间可能10天才能遇见一个领到券的消费者,这几天放券多了,每天来门店购买的消费者里面,大概也就两三个是抢到券的,比如昨天有三个,今天是两个。”这名店员说。 据这名店员回忆,由于很多消费者提前得知9月开始要抢券的消息,生怕届时享受不到补贴,竟在8月下旬就掀起了一波购买高潮,那段日子成了店里最忙碌的“抢购倒计时”,所有同事都忙得脚不沾地,连按时吃饭都成了奢望。 事实上,需要抢券的地区并不只有阳泉市,9月以来,全国多地都开始实施限额补贴政策,改为固定时间放券的模式,不少消费者称每天就守着放券时间猛点手机,但抢券难度堪比春运抢票,上海市更是从9月20日起,改为按照“消费者报名、公证摇号、中签领取资格”的方式开展家电家居以旧换新补贴活动,不拼手速拼运气。 GKURC产经智库首席分析师丁少将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国补资源短缺会影响家电市场增长。“一方面,国补政策前期透支了部分消费需求,导致下半年消费降速明显;另一方面,当前国补抢券难,消费者持观望态度,市场需求疲软。” 增长动能减弱 从上半年的随时可领,到下半年的券不够用,奥维云网指出,2025年的国补政策在逐步转向限流管控,补贴力度与覆盖面均有所收缩。按照这样的趋势,2026年国补政策是否还会延续,目前尚存在不确定性,即便延续,其政策设计与补贴方式也有可能进行结构性调整。 根据山西省商务厅9月30日发布的公告,虽然家电、3C数码每日限额补贴政策保持不变, 但为确保全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有序实施,按照时序性和均衡性原则,结合省内补贴进展情况,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补贴和汽车置换更新补贴将自10月8日24:00起暂停。 “从‘凡购即补’到‘凭券购补’,我认为这是国补即将退场的信号:一方面,家电产业作为高度市场化的产业,企业的发展理应依靠自身竞争力的提升而不是依赖政府的持续扶持;另一方面,经过这两年国补的扶持,短期内市场购买潜力已经释放得差不多了,继续国补效果也不如过去那么明显;当然,国补资源越来越紧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所以,目前看来2026年继续实施国补政策的可能性越来越低。”资深家电观察人士刘步尘对本报记者说。 国补政策在前期对于家电市场的拉动是显而易见的,不过,据奥维云网,家电行业陷入负增长已成为普遍共识,且从数据来看,当前国补政策对家电行业的拉动效应正在逐渐递减。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4年9-12月,家电全渠道零售额大盘同比增长23.8%,细分品类中,空调、冰箱、洗衣机,推总同比增幅分别达27%、23%、18%,展现出较强的补贴驱动效果;但到2025年7-8月,家电大盘同比增幅已大幅收窄至仅7%。 刘步尘认为,即便停止国补也不会对家电企业的增长产生大的影响。“现在,大多数中国家电企业的主攻方向是积极向海外市场寻找增量机会,对停止‘国补’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丁少将则建议,若国补政策不再继续,家电市场短期内出货压力大,线下受冲击更明显,家电厂商可通过推出差异化产品、提升服务质量、与银联等合作进行“企补”等方式刺激消费。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
GMT+8, 2025-10-10 12:49 , Processed in 0.02658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