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搜索
第一家电网 门户 要闻 查看内容

国补资金消耗超预期,领取门槛愈发严格

2025-10-21 09:2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4374| 评论: 0|原作者: 孙永会|来自: IT时报

摘要: 多地开启“摇号”模式,“末班车资格”将进一步收紧 作者/ IT时报 孙永会 编辑/ 郝俊慧 孙妍 今晚20点,“双十一”进入小高潮,天猫正式开卖,京东开启超级补贴日。 同一时间,国补的下半场已经开启。 据中国政府网 ...
  多地开启“摇号”模式,“末班车资格”将进一步收紧

  作者/ IT时报 孙永会

  编辑/ 郝俊慧  孙妍

  今晚20点,“双十一”进入小高潮,天猫正式开卖,京东开启超级补贴日。

  同一时间,国补的下半场已经开启。

  据中国政府网早前的消息,10月份按计划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届时将完成全年3000亿元的下达计划。然而与资金下达形成反差的是,补贴申领通道正加速收紧。据陕西法制网报道,河南、湖南、山东等省因额度消耗过快,预计将于12月中旬提前关闭申领通道,新疆、江西萍乡等地更是已全面暂停。

  新一轮国补开启的同时,京东、抖音、淘宝等平台亦进入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大促时间。本来应该是“国补+大促”叠加的更具性价比的消费场景,却因补贴领取难度的增加让消费者受阻。“原本想在双十一期间给老爸换个手机,但发现国补没了。”近日,在上海工作多年的王先生感慨道。他时刻关注官方消息,并于10月18日报名了上海市最新一轮“家电家居以旧换新”补贴资格券的领取活动,目前还在等结果中。

  《IT时报》记者线下走访了解到,国补的中签率约为10%—15%。

  摇号、限量分配……早在今年618购物季期间,《IT时报》便报道国补下半场或以不同的方式开启,如今,这一结论正逐渐被验证。

  国补资金消耗超预期

  消费者在算“邮费账”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王强曾打了一个比方——“国补政策产生了明显的乘数效应,初步测算,每1元财政补贴可带动3.5元至4元的消费增长。”这或是“国家补贴”成为拉动消费关键牵引器的原因。

  2024年4月份开始,我国推出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一组数据表明国家补贴激活了市场:2024年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而截至2025年6月底,汽车、家电、手机等数码产品、家装、电动自行车5大类消费品以旧换新合计带动销售额超过1.6万亿元,已超过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额。

  背后的原因或在于今年国补品类的增多。根据今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的“官宣”,补贴品类从八大类(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热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烟机)增加到十五大类,新增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四类家电,以及手机、平板、智能手表和手环三类数码类目。

  以数码产品为例,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和手环等三类数码产品时给予15%补贴,单件售价不超过6000元,每件补贴不超过500元。

  然而,在《IT时报》早前的跟踪报道中,国补资金消耗远超预期。比如今年6月,叠加“618”大促、端午促销等购物节点,华西证券预估6月国补资金消耗攀升至500亿元,推动1~6月累计消耗规模达2100亿元,占3000亿国补资金池的70%。自此,多地因资金透支开始进入国补限额模式,甚至是暂停国补。

  “能省近200元呢。”以彼时的河北省为例,来自石家庄的消费者小月(化名)向《IT时报》记者分享了她的购买历程。她当时看中一款原价为1399元的苹果耳机,但在当地没法领取国补。小月经过查询得知,上海还有国补额度,便将商品收件地址写成上海工作的同学住处,再由同学给她快递寄回石家庄。叠加店铺优惠的100元和国补,她最终支付了1019元左右,差不多省了300元。

  前述的王先生也准备试试小月的这种方法,不过对于洗衣机、彩电等大件包裹,有不少消费者担心邮费成本和国补不相上下,二次转递并不划算。

  领取门槛愈发严格

  摇号发放+限量分配成主流

  近日,伴随“双十一”和“双十二”的到来,进入“末班车”的国补再度引发讨论。可以看到,国补的上半场和下半场存在较多不同:一方面在于资金投放的节奏,下半场或呈收紧态势。中国政府网公开表示,有关部门将督促地方细化资金使用计划,确保资金有序均衡地用到年底;另一方面是审核流程更为严格,实行“先领资格再下单”模式,对申领地址、用户信息等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核验,确保资金精准发放。

  第一财经9月初的一篇报道显示,湖南、黑龙江、重庆、河北、山东、贵州六省国补资金被骗及违规使用金额或过亿。比如湖南审计报告称,汽车置换、农机报废更新等领域补贴资金被骗取或违规使用,涉及金额约9373万元;贵州审计报告指出,部分企业及个人套取财政补贴1570.31万元,虚构消费业务违规享受政策优惠。

  国补领取方式的变化正是前述现象的应对之举。

  以上海为例,《IT时报》记者注意到,2025年9月20日至12月31日,上海按照“消费者报名、公证摇号、中签领取资格”的方式开展家电家居以旧换新补贴活动,每两周开展一轮报名。补贴资格需前往指定App云闪付领取,中签消费者可前往线下实体门店或线上平台使用。

  “现在国补需要自己抢券,有券了再来买。”10月15日,《IT时报》记者线下走访了上海多家苏宁易购、京东电器、小米、vivo等门店,现场工作人员异口同声。

  根据上海商务官方公众号的消息,上海市最新一轮的补贴活动在10月18日0点至10月20日20点,补贴资格券自消费者领券之日起14天内有效。

  安徽省同样实行摇号机制,该省商务厅今年8月中旬宣布,对家电数码等产品的补贴采取抽签摇号的方式。根据规定,每个星期开展一轮,消费者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云闪付App“皖惠通”专区,或与省服务平台实现连接的其他平台。

  每个地方的规则有所不同。截至10月16日,《IT时报》记者在京东、淘宝、拼多多三家电商平台查询得知,在上海,获得补贴的方式是政府摇号;在北京,消费者可进入“京通”小程序,按需领用补贴的资格券码;广东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地,以及江苏地区的消费者可在平台上直接领取;湖北等地则需要先提交2025年国家补贴的预约提醒;当日发放的券数量有限,以贵州省为例,根据拼多多平台显示的信息,该省每周六上午10:30发放。

  中签率普遍只有10%

  预期和现实之间,往往会有落差,在消费者对“双十一”大促的等待中,国补中签率偏低一定程度也影响了下单欲望。

  “我们店里大概十几个人都去摇号,目前还没有一个人中奖。”一位苏宁易购工作人员透露国补中奖概率较低,在15%~20%之间。据其预测,后续国补可能会逐渐减少。

  一组公开的数据亦显示,目前多数地区中签率普遍在10%左右,部分地区中签率已跌破5%。不过,在消费者担忧的另一面,有的企业采取了“补位”之举。据观察者网报道,美的、海尔等头部家电企业率先推出“最高自补20%”的优惠,如海信推出“政企商”套系化补贴方案,最高可减6000元,局部改造可再补500元。

  “国补需要靠自己手气,但双十一期间我们品牌补贴200元,店铺再补贴100元。”走访当天,一名荣耀工作人员就其中一款机型如是说。

  当国补浪潮褪去,怎样才能让消费者愿意继续消费?此次,正如早前多方预测,国补下半场正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大促期间的消费者或不用过于担忧,可在京东、淘宝等平台根据相关口令便可“薅羊毛”;对于企业和平台来说,提升自身的信誉依然重要。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网站简介| 新闻中心| 版权声明| 合作咨询| 我要投稿| 免责声明| 招聘启事| 联系我们| 隐私保护
总机:010-63510912; 咨询热线:13401051135; 客服QQ:1900713212
版权所有 第一家电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2019733号-1

Archiver| Comsenz Inc.   

GMT+8, 2025-10-21 13:16 , Processed in 0.0273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